
铁路运输部“齐建荣创新工作室”:技术革新赋能矿铁新动力
铁路运输部“齐建荣创新工作室”
技术革新赋能矿铁新动力
在繁忙的矿铁运输线上,技术革新如同一股强劲的动力,推动着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的提升。而在创新背后,有一个默默耕耘的团队——铁路运输部机修厂“齐建荣创新工作室”,他们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驱动,将一项项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数字矿铁”建设注入新动能。
按照双矿公司打造科技示范企业要求,该部大力推广应用“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着力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2019年,铁路运输部机修厂“齐建荣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创新工作室自成立起,就肩负起提升内燃机车检修效率、检修质量和降本增效的重任。
“工作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我们有信心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实际行动服务矿铁运输。”齐建荣说。
走进铁路运输部机修厂“齐建荣创新工作室”,这是一个不足百平米的工作平台。就在这个不是很大的工作平台,工作人员忙忙碌碌,有的埋头仔细研究机车的运行参数和各零部件结构,有的在工作室里反复试验新型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有的深入一线,与司机、调度员等一线工作人员交流探讨,了解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提高科技创新实用性。正是这样的深入实践,让工作室成员们能够准确把握在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难点和堵点,更好地服务于矿铁运输。齐建荣带领他的团队成员们合力攻坚,与时俱进,一项项科技创新应运而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了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科技创新工作室成员们围绕“安全、高效、绿色”工作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他们深知,每一个小小的创新,都可能为铁路运输带来改变。“机车拆装技术的探究及自主研发承做更换轮箍”,荣获2024年全省职工“五小”创新竞赛优秀成果三等奖,它的运用结束了外委更换机车轮箍的历史;自行研制的“机车干阻试验台”,有效解决静态模拟调试机车功率的问题,极大保障了运输动力,荣获龙煤双鸭山公司第四届“五小”创新创效成果一等奖;2019年,立项攻关课题“DF10D型内燃机车单元制动拆装工装”,极大提高职工作业安全系数,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检修作业水平精准度,为机车检修开辟出简便作业的新方法和新途径。2021年,两项“五小”攻关成果“自制轴箱拉杆组装工具”,提高安全系数,减轻劳动强度;成功研制“转向架组装工作台”,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两项成果均荣获公司第七届科学技术大会“五小”成果三等奖。针对DF10D内燃机车增压器喷火、冒黑烟的难题,通过技术攻关破解难题,提高机车输出功率,满足生产运力要求;在生产实际中,针对3289号机车传动箱带病作业问题,经过反复攻坚实践,攻克技术难题,提高传动箱运行安全性,填补了集团所属四个矿业公司铁路运输行业空白;针对0031机车704型接触器触头频繁烧损故障,攻关团队不盲从原厂原车设计,重新设计控制电路,改变原电路设计缺陷,增设中间继电器,通过利用其触点的开合控制,实现小电流控制大电流,解决调压器烧损的问题;针对原气门导管与气门因长周期而产生导管与杆之间间隙过大,造成机油回流,甚至烧机油、冒蓝烟、喷火等相关问题,研制“气门导管拆装工具”,实现安全高效更换零部件,结束了外委维修的历史;自行制作“机车乘务员座椅”,有效缓解机车乘务员长时间操纵作业造成的身体不适感,体现企业人性化和人文化管理;冬季气温低,受低温影响线路条件变差,导致机车牵引电机齿轮箱振动严重,造成多处裂漏问题,引发高频临修率,通过革新改造工艺检修流程方法,解决技术问题,13台机车共计54台齿轮箱得到完好修复。2024年,科技成果更为显著,“自行清洗机车散热单节的探索与攻关”,打破专业技术核心点被外委垄断的现状,此项技术的掌握与推广直接形成产业化前景,大大节省购置成本及检修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 上一篇: 方圆公司:加强安全警示教育 夯实本质安全基础
- 下一篇: 煤矿辅业总公司集贤水暖科:真情服务为温暖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