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矿业公司新兴矿八采区 以实干啃下硬骨头 靠创新打开新局面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5-09-16
【字体:

综采支架的轰鸣声在巷道里激荡,一块块乌黑发亮的煤炭缓缓涌出。这是七台河矿业公司新兴矿八采区161综采队工作面的日常景象,也是该区职工今年以来攻坚克难的生动缩影。

面对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与艰巨繁重的生产任务,新兴矿八采区全区职工以实干破局啃下“硬骨头”,靠创新发力打开“新局面”,在断层密布的煤层中开拓新路,在坚硬的岩层里掘进希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掘进战场的硬核较量

“再往前挪半米。”新兴矿八采区7187掘进队队长夏玉平的吼声在巷道中回荡。在7187掘进工作面,设备轰鸣,职工脸上都是汗水,但眼神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坚毅。

新兴矿八采区的三支掘进队向来是敢打硬仗的“铁军”,上半年3支掘进队和9个班组扛起了4次巷道贯通、3次过断层、2次揭煤作业的重任,每一项任务都是对技术精度与耐力意志的极限挑战。“看这岩壁,硬得跟铁块似的。”新兴矿八采区区长张文斌举着矿灯对准一处断层带,灯光下的岩石泛着光,“平常打一个炮眼只要十分钟,在这儿要翻倍时间才能打通。”张文斌说。

新兴矿八采区7185掘进队队长李岩谈起过断层的经历仍难掩当时的紧张:“掘进到断层带就像撞上了铜墙铁壁,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片帮。”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李岩带着尺子反复测量,一点点微调掘进角度,最终在两次过断层作业中保证了巷道成型质量。八月份,他们施工八采区49号煤层左四片石门及平巷时,从车场到掘进工作面的200米巷道里,职工把标准刻进细节中,一边推进掘进施工,一边抓实文明生产,风水管路调得横平竖直,水沟清理得干干净净,物料码放得整整齐齐、上牌上架,尽显“铁军”本色。

“掘进工作面工程周期短、搬家勤,还需要施工掘进上下山巷道,小绞车成了主要运输工具,一次只能拉几车料,运输环节又多又繁琐,而且施工的多是全岩巷道,岩石坚硬,炮眼施工密度要增加,过断层、过构造带更是家常便饭。”张文斌说。他在井下跟班作业时精准找出生产中的堵点,当即组织区领导班子成员现场办公,制定定点包保方案,逐级分解承包指标,层层落实到班组、个人,同步推行小班核算与定员定岗管理,以岗定资、以岗计分、以分计奖。这套精准施策的办法彻底激活了职工的生产热情,让掘进效率节节攀升。

综采一线的挺膺担当

“提前4天投产。”2月5日凌晨,161综采队微信工作群里这条消息弹出时,综采队队长赵玉国难掩激动。自今年一月起,161综采队全队上下连轴转,全力推进安装49号煤层右四片综采设备,综采支架对接误差要精准控制在厘米级,电缆吊挂要做到横平竖直。

“这个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综采工作面藏着不少‘坏脾气’。”赵玉国坦言,煤层倾角大,综采工作面需要频繁延缩刮板运输机,每一次调整都要精准无误;采煤机还时不时“闹罢工”,一停摆就直接影响推进效率。为了攻克这些难题,161综采队迅速组织技术骨干攻关:一方面严格规范职工操作,减少工序衔接耗时,从源头降低设备故障率;另一方面强化顶板、煤帮支护管理,确保移架过程中出现顶板片帮、冒顶等现象时第一时间高效处理问题。

“上半年生产17.2万吨煤炭,都是我们在守牢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从煤层里‘抠’出来的。”赵玉国话语坚定。在161综采工作面,“安全”二字始终是绷在所有人头上的“紧箍咒”。在安全警示教育会上,触目惊心的案例被他反复剖析,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增强管理人员责任心,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以全方位举措守住安全生产每一道关口。

巷道里的“绣花功夫”

“340米电缆和300米皮带全部重新调平。”新兴矿八采区7181掘进队队长徐建文的话语里满是感慨。在质量验收表上,这些数字并非冰冷的记录,而是实打实的精细付出。他们组织人员清理300米皮带底部积货,全力清挖八采区辅助运输上山巷道下部淤货,并新刨、新打了120米水沟,把巷道“里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在新兴矿八采区的巷道里走一圈,随处可见让人眼前一亮的“讲究”。7187掘进队重新吊挂的600米风水管路笔直得像用直尺量过;掘进下山底弯道处的水仓清得见底,连残留的淤泥都掏得干干净净;物料架上的配件按规格分类码放,领用记录清清楚楚。“以前找个配件要翻半天,现在按牌取货,一分钟就能找到。”材料员的话里满是认可。

主井的变化更让人惊叹,800米电缆、风水管路被调得笔直规整;主井大门刷了新漆,亮化灯把入口照得亮堂堂;在车场新凿的候车硐室里,长椅擦拭干净,墙上还贴了醒目的安全标语。有一次,上级检查看到翻新刷油的人车时连连称赞,却少有人得知那是职工利用休班时间一点点除锈、一遍遍喷漆完成的。大门片帮处喷浆的痕迹还很新鲜,那是职工发现隐患后迅速处理完毕的“八采速度”,更是对安全的极致坚守。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不是面子活,而是实实在在保命的工作。”张文斌的话道破了这份“绣花功夫”背后的核心,只有从细微处较真,才能守住安全、稳住生产。

点滴里“抠”出来的效益

“这截旧锚杆还能用,省下的就是实打实赚下的。”张文斌的话道出了新兴矿八采区经营管理的思路。在这儿,即便是按规定可报废的材料,只要经修复能继续使用就绝不轻易丢弃,每一分成本都花在刀刃上。

在新兴矿八采区,“浪费”二字如同“禁区”,被牢牢钉在“耻辱柱”上。火药、电管使用量精准对应每一个炮眼,绝不多用一分一毫,就像7185掘进队过断层时队长李岩带着技术员反复测算爆破参数,每一个数据都较真到底,没人敢有半点马虎。

能回收的绝不浪费、能复用的绝不投入新品,这是新兴矿八采区职工的共识。他们及时回收井下闲置的小型设备与材料,杜绝乱扔乱放现象;作业区域不用的大型设备、掘进巷道贯通后的闲置物资第一时间收回,检修后再次利用,让每一件物资都发挥最大价值。

在设备管理上,新兴矿八采区的挂牌包干制让每台设备都有了专属“主人”。每班职工都加强维修保养机电设备,坚持勤检查、早发现、快处理的超前预防原则,不仅让设备始终保持良好运转状态,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为正常生产筑牢了设备保障,从源头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投入成本。

新兴矿八采区的攻坚脚步从未停歇,掘进队依旧在与坚硬岩层博弈,朝着新的目标掘进向前;综采队仍在与复杂煤层周旋,每一次调整都为了更稳地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的“绣花功夫”越做越细,让巷道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着规范;经营账本上的点滴效益越积越多,让每一分成本都花得值当。

在煤海深处,新兴矿八采区职工正用最朴素的坚守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较真;没有轰轰烈烈的誓言,只有留在井下巷道里那一串串坚实、向前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