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 精准施策助管理升级——七台河矿业公司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提档升级纪实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5-10-28
【字体:
微信图片_2025-10-28_083546_728

走进龙湖矿供应科库房,整齐划一的货架、清晰规范的物资标识卡、分类有序的物料摆放构成了一幅现代化仓储管理的生动画面。保管员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各类物资的实时库存数据;货架上,每一件物资都配有详细的身份信息,从入库时间到领用记录一目了然。

微信图片_2025-10-28_083551_551

这样的场景,正是公司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提档升级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三个月来,一场深刻的物资管理变革正在全公司范围内有序推进,标准化管理的春风劲吹矿区每一个角落。

顶层设计强引领 标准化建设开新局

今年7月29日,公司领导深入物资供应部开展专题调研,为物资管理工作把脉定向,指出要紧紧围绕落实公司“四项举措”和“四个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物资标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扭亏脱困贡献力量。这一重要部署,为物资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吹响了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的集结号。

作为主管部门,物资供应部闻令而动,7月31日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热烈,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展开了深入讨论。经过充分研讨,他们提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制定“一个月打好翻身仗”的攻坚计划,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标准化建设,向公司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8月1日,物资供应部组织召开提升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质量推进现场会,各单位总会计师、供应科长等关键人员参会。会议发布提升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质量实施方案,创新提出六大管理举措:清查盘点和清理账外库、仓库标准化管理、物资直供管理、物资需用计划管理、招标采购管理、储备资金管理。这六大举措犹如六根支柱,共同构建起完整的标准化管理框架。方案还明确要求,各单位要建立以各矿(厂)总会计师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为了确保措施落地见效,物资供应部实施点对点包保机制,部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六个工作组下沉一线,开展精准指导。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物资供应部工作组累计深入基层服务260余人次,现场解决各类问题80余项。在新铁矿,物资供应部工作组指导完善了物资直供流程;在龙湖矿,帮助优化了仓库布局;在建设矿,协助改进了台账管理系统。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确保了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精准施策破难题 创新实践结硕果

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成效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在龙湖矿,物资管理实现“账卡物”三对照,库存准确一致,通过实施“四号定位管理法”,每个物资都有固定位置,实现了一眼清、一摸准的管理效果。龙湖矿物管科保管员曹其同说:“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让工作更规范、更高效,真是受益匪浅。”如今走进龙湖矿仓库,可以看到各类物资按照规格型号分类摆放、标识清晰、台账完整,真正做到了账卡物相符、管理有序。

新铁矿的创新实践尤为亮眼。按照公司要求投入使用的激光打标机为每根电缆打印专属“身份证”,使物料管理更加精准,操作人员输入电缆相关信息只需轻按按钮,电缆头上瞬间出现清晰的标识信息。回撤采煤工作面的电缆返到物管科材料站,保管员将电缆“身份证”与存档记录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追查。目前,这一做法各矿已全面投入使用。新铁矿物管科科长袁安忠说:“过去电缆管理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通过激光打标,每根电缆都有了唯一标识和信息,避免了丢失和混用现象。”

建设矿在用友NCC系统应用上取得了突破,实现物资出入库业务实时准确,账物相符率达到100%,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物资配送管理上,公司各矿厂的创新实践层出不穷。新兴矿井下超市,锚杆、钢带、托盘、钎杆等生产常用物资直供管理,职工可按需领取,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井下超市面积达300平方米,配备专业货架和照明设施,实行24小时开放制,极大方便了一线生产需求。新铁矿进一步优化配送流程,实现大型材料一站式配送;建设矿创新实施接运机制,确保物资及时送达······这些创新举措,让一线职工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一位刚从井下升井的矿工高兴地说:“现在领料太方便了,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各矿厂在闲置物资调剂方面成效显著。龙湖矿通过物资调剂,盘活旧品焊管46吨、旧皮带3500米,价值近百万元。新铁矿利用淘汰的轻轨(型号15千克)加工铁轨枕,既解决了物资积压问题,又满足了生产需要。据统计,今年前九个月全公司通过物资标准化管理共调剂闲置物资893万元,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物资供应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调剂闲置物资,不仅盘活了存量资产,还大大减轻了新品采购压力,实现了降本增效的双赢。”

长效机制固成果 提质增效促发展

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不仅要打好攻坚战,更要打好持久战。8月11日,《公司仓库标准化考核评比办法》正式出台。《公司仓库标准化考核评比办法》创新实行百分制考核,设立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把考核结果与奖惩直接挂钩。《公司仓库标准化考核评比办法》明确规定:每年常规考核评比2次,平时随机抽查;评为优秀级仓库每次奖励5000元,不合格级仓库每次罚款5000元。这一制度的出台,为物资管理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激发了各单位创先争优的热情。

考核数据显示,通过开展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各矿厂储备资金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新立矿、新铁矿、建设矿等7个单位圆满完成储备资金下降20%的考核目标。在九月份的考核评比中,新铁矿、新兴矿、建设矿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前三名。这些单位的成功实践,为全公司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建设矿供应科科长张传辉说:“我们采取优化库存结构、加强需求预测、推行精准采购等措施,实现了储备资金合理控制。” 

培训赋能是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8月2日,物资供应部组织各单位供应科长、保管员到总库开展现场实训,采取“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模式,参训人员系统掌握了物资标准化管理的要领。培训还创新编制《保管员业务知识手册》,并发放至每名基层保管员手中。这种“现场教学+实操训练”的培训模式,让标准化理念深入人心。一位参加培训的保管员感慨地说:“通过系统学习,我不仅掌握了物资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还学到了很多实用技能,工作起来更有信心了。”

三个多月的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带来的是管理效能的大幅提升。在新兴矿仓库,物资查找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5分钟缩短至3分钟;在新铁矿,井下超市的建立使物料领用效率提升40%;在龙湖矿,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使库存周转率提高25%。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一线职工的笑脸上。现在领料更方便了,工作流程更顺畅了,这是许多基层职工的共同感受。

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促进了各矿厂之间学习交流。物资供应部定期召开现场观摩会,让先进单位分享经验、后进单位学习取经。在新建矿召开的提升物资标准化管理质量推进会上,各矿供应科长实地参观了物资标准化管理仓库,学习了激光打标机使用技巧,这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有力推动了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向纵深发展。

面对取得的成绩,物资供应部管理科科长刘建国说:“物资管理标准化建设永远在路上,要重点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标准化管理常态化,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二是推广先进经验,促进各单位交流互鉴,组织开展更多形式的现场观摩和经验交流活动;三是深化技术应用,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逐步推广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物资管理工作正朝着更加规范、高效、智能的方向迈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公司物资管理工作面貌焕然一新,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职工士气空前高涨。这场物资标准化管理建设攻坚战不仅是一次管理模式的革新,更是一次工作作风的转变,必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资保障。(摄影:袁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