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矿业公司 深耕创新力 科技赋能提质效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5-08-14 21:03:02
【字体:

从首套智能通风系统落地东山矿,到AI+视频安监系统填补行业空白;从辅助系统无人值守覆盖率突破83%,到产学研合作破解技术瓶颈……今年上半年,鸡西矿业公司及各单位持续深耕“科技兴企”战略,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广智能化改造项目、AI技术应用技术,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形成,其成果可圈可点。

科技赋能 向科技创新要效益

在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的进程中,该公司积极投用先进的生产装备,探索改变传统安全生产模式,通过智能通风系统和高效皮带运输系统等先进装备的成功应用,全方位提升矿井生产效能与安全基础。

东山矿首套智能通风系统的成功投用,成为该公司智能化改造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关键一步。据这个矿通风管理科科长刘欣介绍,以往人工测风需两名经验丰富的测风员背着沉重仪器在崎岖的西采区艰难穿梭约6公里,耗时整整2天且测量误差难以避免。如今,工作人员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轻点鼠标,短短3分钟内即可获取精准鲜活的实时数据,测风误差严格控制在5%以内,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数据准确率得到跨越式提升。

这套智能通风系统犹如矿井的“超级智慧大脑”,全面实现了井下通风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它能够自动且高效地进行风量测量,在线精准监测通风网络的阻力,敏锐地识别系统运行状态、快速诊断潜在故障,并科学预测所需风量,为决策层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同时,系统可以远程灵活操控关键设备及复杂的调风、控风工序,对全矿各节点的风量、压差等关键参数进行全面无死角的监测,精准地“描绘”出系统的运行状态,并预测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趋势,从而助力通风系统实现持续高效稳定的运行。

此外,荣华一矿东主运皮带运输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工作也交出了亮眼答卷。该系统深度融合前沿的AI技术,皮带变频控制双系统可依据实时运量灵活自动调节速度,AI监视系统能敏锐识别煤量、异物等状况并迅速联动调控。施工团队攻坚克难,仅用24小时就高效完成核心部分改造,比计划提前3天顺利投用。升级后,运输效率提升71.4%,原本需4人值守的运输线现在仅需1人远程监控,每年预计节约电费80万元。荣华一矿矿长鲁鹏飞信心满满地表示,这是贯彻集团公司科技兴企战略的关键举措,未来将持续加大投入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化”建设 向科技创新要发展

“工作轻松了”“干起活来,心里踏实了”“操作简单了,工作环境也变好了……”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持续加大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力度,将“四化”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推动企业向“减人、提效、增质”的目标不断迈进的同时,也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赢得了职工们的普遍认可。

智能化建设不是“花架子”,而是“硬实力”。东三省首套AI+视频安监系统在城山矿“上岗”后,通过智能识别安全帽佩戴、危险区域闯入等行为,日均隐患识别量从人工巡检的5条跃升至35条,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3月,系统成功预警并阻止一起未佩戴防护设备接近运输机的险情,该系统为矿山安全装上“智慧大脑”。

该公司在持续推进“四化”建设的过程中,智能化改造红利持续释放。目前,该公司各采掘工作面网络覆盖率已达100%,262处固定机台实现无人值守,覆盖率达83.7%。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东海矿推进“5G+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虽然目前还在安装调试阶段,但已实现采煤机远程操控、支架自动跟机;生产效率提升40%,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等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效果令人翘首以盼。此外,城山矿投用的防爆锂电池单轨吊电机车,单次运输量提升至10吨,运输效率提高60%,彻底告别传统柴油机车污染与续航痛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岗位被智能化设备替代,让人感觉“少人化、无人化”的最终目标并非高不可攀。企业智能化建设的优势更加明显,提效成果也更加显著。

活力迸发 向科技创新要硕果

对科技创新及科技人才的重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创新工作室等制度的创新,极大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在新型人才的助推下,不断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为企业长远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为破解行业技术瓶颈,该公司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创新“强引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的省级煤矿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发“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完成电缆巡检、顶板监测等任务,日均巡检里程达10公里,隐患发现能力提升3倍。黑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开发的“粉尘智能监测系统”,使采掘面粉尘浓度降至每立方米30毫克以下,获评省级科技创新成果奖。

该公司与安徽理工大学合作的“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实现矸石资源化利用,年节省治理费用1500万元;与黑科技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攻克矿用电池低温效能难题,研发的“防爆锂电池管理系统”已获国家专利。合作创新平台已成为企业技术突破的“策源地”。

该公司39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化身“创新工场”,今年以来完成立项49项,创效3700万元。龙祥公司研发的AI视频自动排水系统,通过图像识别实现精准排水,故障率下降70%;永益公司首创的“新型掩护式液压支架”,填补3.5至4.5米采高技术空白,单产品创效2000万元。城山矿投用的第二套防爆锂电池单轨吊,运输效率提升60%,助力产能释放。据了解,这个公司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申报专利8项,64个产品通过国家安标中心评审,多项技术亮相哈洽会吸引行业瞩目……如今这些已成为该公司创新成果的亮眼成绩单。

“科技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命脉’。”从智能通风系统的精准调控到AI安监系统的“火眼金睛”,从无人值守机台的默默运转到创新成果的遍地开花,该公司正以科技创新书写传统矿山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