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里矿区,幸福的涟漪正从停车场的喧嚣声中漾开,在食堂升腾的烟火气里沉淀,在职工幸福的笑脸上绽放……鸡西矿业公司将“发展指数”精准转化为职工的“幸福指数”,让“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在点滴实践中绽放温暖光芒。
近年来,鸡西矿业公司党委持续抓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力在办实事上下功夫,在暖人心上见行动,在解难题上出真招,在抓落实上求实效,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好此项实践活动。
“多维举措”护航出行路
“如今上班能明显地感觉到‘八公里’的路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这里坑坑洼洼的,上下班的时候,家人天天叮嘱我注意道路安全,现在坑坑洼洼不见了,路面也变得平整多了,开车出行也更顺畅了……”这是东海矿职工金东源的感受。原来,进入东海矿矿区到矿办这条路的水泥路面,是职工出入的必经之路。日积月累,路面逐渐出现裂缝、坑洼等问题,给职工通行带来很多困扰。这个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从开展前期实地调研,对破损路面进行详细测量和统计,并积极协调施工单位科学合理施工,到在施工过程中全程协调监督跟踪,确保道路修复工程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保证全长7.65公里、路基宽8.5米这段路的重修质量。
东山矿党委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持续推出暖心举措。针对倒班一线职工面临的通勤难题,特别定制了从生产矿井至市区的通勤车服务。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职工上下班“最后一公里”的困扰,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给予的温暖。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从曾经的“积水洼地”到如今规范的“停车场”,从过去的“杂乱无章”到现在的“颜色分区”管理,停车场的这一变化不仅见证了平岗矿党委在发展过程中对职工需求的持续关注,也体现了对提升职工幸福感的不断追求,更展示了平岗矿始终将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职工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工作环境。
“方寸灶台”烹出暖心味
“手工馒头就是不一样,真好吃,食堂改造后,我们每天都可以享受美食啦。” 新发矿食堂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根据季节特点,征集职工意见,制定更换菜谱。如今的食堂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翘首以盼的特色家常菜让职工们赞不绝口。
改造后的荣华一矿食堂也秉承“明厨亮灶吃得放心、Wi-Fi覆盖服务贴心、营养搭配膳食精心、设施更新环境用心、服务评比工作尽心”的“五心”原则,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对后厨区域进行亮化打造,让厨房环境和配菜烹饪过程全程透明化,就餐职工可以参与监督,让职工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从“舌尖上”到“心间”上,多维服务温暖职工生活。
近年来,鸡西矿业公司将“硬件改善”与“服务提升”相结合,全方位关心关爱职工,以“三堂一舍”为抓手、以创建“职工满意食堂”为起点,持续推出一系列民生工程,切实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归属感与幸福感。
“百里矿区”孕出温情暖
清晨6点,平岗矿的井口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掘进区职工王宝利手里拿着刚刚领到的牛奶和矿泉水说道:“下井干活体力消耗大,有了这牛奶和水,能给身体及时补充一些营养。”他拍了拍背包,转身走向罐笼。这样的场景,在各生产矿井,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近年来,该公司始终将职工的身心健康置于首位,为此定期为职工提供牛奶和矿泉水,以保障他们的基本营养需求。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特别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科技人员、生产骨干以及大工匠等赴威海、五大连池等旅游胜地疗休养,以此表彰他们对企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一举措不仅为职工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恢复活力的绝佳机会,也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此外,该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启动旨在帮助职工子女完成学业的“金秋助学”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学子提供助学金以及学习用品等援助,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目标,点亮了未来的希望之光。
从车轮滚滚到炊烟袅袅,从钢筋森林到百里温情……鸡西矿业公司持续为职工书写着肉眼可见的“幸福方程式”。那幅“企业发展有温度,职工幸福有质感”的画卷在百里矿区展开。那些带着泥土味、烟火气的民生实践,恰似春日播撒的种子,孕育出企业与职工双向奔赴的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