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支柱见匠心 千尺深巷写丹心——记七台河矿业公司新立矿212采煤队采煤工朱士民

来源: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
发布时间:2025-10-28
【字体:

在地下数百米的采煤工作面,顶板的每一声异响、岩层的每一丝颤动都关乎安全。公司优秀矿工、新立矿212采煤队采煤工朱士民从初入矿时的懵懂学徒到如今班组公认的“定海神针”,用十八年的坚守把“安全”二字刻进支柱撑起的顶板之间。

初入矿井时,面对井下复杂的地质条件,朱士民坦言自己就像一张白纸。“那会儿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他回忆说:“我从最基础的活儿干起,慢慢才摸清了顶板破碎时的应对方法。”凭着细心观察和反复实践,如今的朱士民早已成为班组公认的行家里手。每个班经他手完成的打柱作业就达二百余棵,工作效率在班组里数一数二。即便是顶板破碎的复杂情况,他也能从容应对,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工作节奏。

当被问及为何能始终保持这般干劲时,朱士民用手背抹去脸上的煤灰,目光坚定地说:“这活儿确实不轻松,工作服经常被汗水浸透。但一想到我打下的每棵支柱都关乎着职工的安危,就觉得自己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浑身就有劲儿。”

朱士民在井下主要负责打支柱,工作看似平常,却直接关系着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他干活时的细致认真在全矿是出了名的。在顶板破碎的情况下,他格外谨慎,会缓慢地给液压支柱加压,同时提醒班组职工保持安全距离。“支柱升起的过程最需要小心。”他常说,压力给得太急,顶板碎石容易掉落,要让支柱慢慢吃上劲,等它完全直立,顶板就撑住了。他总是亲自操作,让班组职工在安全位置观察顶板变化情况,默契配合,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不仅确保了现场作业安全,更展现了新时代矿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安全第一的理念,为职工树立了榜样。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朱士民还是矿里出了名的热心肠。每当遇到采煤机司机临时请假影响生产进度时,他总会主动站出来,操控采煤机在煤层中平稳推进,既保证了进度,又确保了安全。年轻的职工向他请教过断层措施时,他从不讲大道理,只是朴实地说:“顶板不稳的地方,就多打几根支柱。”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凝结着他多年与复杂地质条件打交道的智慧。在他看来,再复杂的安全问题,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支护措施上。

在煤矿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里,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朱士民始终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规章的尊崇,用十八年如一日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生动诠释了安全生产的真谛。正是这份刻在骨子里的敬畏之心,让他成为千尺井巷中最令人信赖的安全守护者。